面對AI來襲,品牌網站經營該如何應對?

2025-10-13
網站經營
有沒有發現,最近在 Google 搜尋東西時,搜尋頁面會直接顯示一段 AI 自動生成的摘要,幾乎能在搜尋頁就得到答案。這就是「零點擊搜尋」,當搜尋者需要答案,已經不需要點擊任何網頁了。而這個現象,也正在改變品牌網站的角色。
過去,我們努力讓網站在搜尋結果爭取「排名第一」。
現在,我們要努力讓品牌「被 AI 提到」;或是讓品牌網站對受眾來說是「有感覺的」。
AI 搜尋時代,誰更有價值、更值得被信任,比寫得多更重要。
那品牌網站該怎麼優化調整?以下六個方向,幫助你從「被取代」轉向「被信任」。
 

一、讓品牌有「靈魂」:強化品牌故事與特色風格


AI 可以寫文,但它無法「感受」品牌。

1. 建立品牌「語言識別系統」
品牌語言就像一個人的聲音。當你的內容能在語氣、節奏、句型、說故事的方式上保持一致,受眾會開始「認得」你。品牌網站文章若沒有個性,很快就會被 AI 的泛用內容淹沒。品牌應該主動建立「語言識別系統」,可視為「品牌人格化」的延伸。
舉例來說:
  1. 若品牌主打「誠懇專業」,語氣可以平實、溫厚、邏輯清楚。
  2. 若品牌主打「創意年輕」,語氣可以輕快、有玩味感,甚至容許 emoji。
  3. 若品牌主打「療癒柔性」,語氣可以慢一點、句子短一點,讓人有呼吸空間。
建議做法:
  • 先定義品牌語氣,例如:溫暖、專業、引導式、權威、奢華、童趣、搞怪…等。
  • 每篇文章都讓品牌觀點明確出現,例如:「我們相信設計的價值在於傳達」。
  • 在網站文章、服務說明、表單引導文字中都一致使用。
  • 建立品牌語言小手冊(Brand Voice Guide),確保設計、文案、社群發聲都同調。
  • 盡量加入「人味」故事,像是實際案子的轉折、業主被服務後的改變,這些都會是 AI 無法生成的真實。
2.強調品牌特色:明確告訴受眾「你是誰、為什麼存在」
語言是外在表達,但「品牌特色」是內在靈魂。
AI 再厲害,也無法替你定義品牌的核心精神。
一個成功的品牌網站,必須清楚地回答三個問題:
  1. 品牌的定位:我是誰?
  2. 品牌宗旨或使命:我為什麼存在?
  3. 差異化價值:我和別人有什麼不一樣?
當使用者在網站上能清楚讀到這三件事,他們才會記得你。
範例:例如一家英文學習品牌的核心精神是:「讓學英文更簡單。」使命就是讓學英文簡單化,從網站或APP介面、文案介紹、學習方式都傳達「簡單」的訊息。
實務建議:
  • 在首頁用一句話表達品牌宗旨(例如:「讓吃素變得簡單」、「讓設計幫你賺到第一桶金」)。
  • 關於我們頁面中,明確陳述品牌理念與誕生背景。
  • 案例頁面中,說明每個案子如何體現品牌精神。
當品牌的語言和精神能同步表達,網站內容就不再只是資訊,而是一種「感受」。
AI 可能能生成文字,但它無法完全模仿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共鳴」。
品牌網站若能讓受眾在短短時間內感受到品牌靈魂,那麼在 AI 搜尋的時代,就已經贏了一半。
 

二、建立「品牌信任資產」:知識庫與專業見解是未來的護城河


AI 搜尋的本質,是在「找可信任的答案」。如果你的品牌網站內容被 AI 視為可靠,就會被引用、被推薦,進而讓更多潛在客戶認識你。
所以,網站不能只是放作品或產品介紹,而要慢慢累積「品牌知識庫」。包括:
  • 實際專案的拆解與觀察心得
  • 產業常見問題的解決建議(FAQ 形式更容易被 AI 收錄)
  • 專業名詞、實務案例、趨勢評論…等
舉例:一家行銷顧問公司若能定期發佈「最新 AI 搜尋趨勢觀察」,AI 搜尋引擎在整理資料時就更容易引用他們的觀點,品牌自然會成為「被信任的來源」。
一家醫事檢驗所若能發佈貼近民眾的醫療相關知識、最近民眾常見的醫檢問題,除了AI信任以外,對受眾來說也會增加品牌信任感。
重點小結:專注長期累積,讓網站變成專業領域權威的資料庫 ,而非行銷文案牆。
 

三、優化內容結構:讓 AI 讀得懂、用得快


AI 不會「感受」,但它會「分析結構」。
網站越有邏輯、層次越清楚,越容易被 AI 理解與引用。
實務建議:
  • 標題層級(H1、H2、H3)清楚。
  • 每篇文章都回答具體問題(Who、Why、How)。
  • 適度配合使用Schema、Breadcrumb 結構化資料標籤 。(歡迎諮詢參柒設計)
  • 依文章內容需求,加入「重點摘要」、「三大原則」、「專業見解區塊」、「經驗分享要點」…重點區塊。
  • 內容轉向「可引用價值內容」,適度加入 FAQ、比較表格、步驟清單、權威觀點,這些格式讓 AI 更容易擷取精華。
 

四、從關鍵字到「價值內容」:讓 AI 願意引用你的聲音


關鍵字堆疊的時代結束了。
AI 搜尋不再只是找「誰提到關鍵字」,而是分析「誰講得更有道理」。
建議撰寫方向:
  • 內容要有「立場」與「結論」,AI 會偏好明確、有結構的觀點。
  • 用「根據我們的經驗」、「以下三點建議」這類句式開頭,讓語義更明確。
  • 撰寫能被引用的段落,而非只描述現象。
舉例:
與其寫「AI 搜尋正在改變 SEO」,不如寫「未來三年內,品牌若不調整內容結構,將在 AI 搜尋中消失」。
這種具結論與方向性的語句,更容易被收錄與引用。
 

五、監測與調整:SEO 不再是一次設定,而是持續演化


AI 搜尋會不斷學習,因此你的網站策略也必須「持續校準」。
操作建議:
  • 定期搜尋自家品牌關鍵字,觀察 AI 摘要是否提到你。
  • 若未被提及,檢視內容是否缺乏專業角度或結構混亂。
  • 優化內容語法,使用「結論 + 證據 + 品牌署名」的寫法,例如:
結論: AI 搜尋不會取代品牌,但會取代模糊的品牌。
證據: 根據我們觀察,具明確立場的內容被引用機率提升三成。
品牌署名: 參柒設計
這樣的內容不僅對 SEO 友善,也能提升信任感。
 

六、讓網站「走出網頁」:線上線下整合,創造真實互動


這是很多品牌忽略的關鍵。
網站不只是被搜尋到的地方,而是品牌整體體驗的延伸。
AI 再強,也取代不了真實的人際互動。
網站應該扮演「線上入口、線下延伸」的角色,讓品牌從虛擬走入真實生活。
舉例來說:
  • 透過網站報名參加品牌講座、實體體驗或限時活動。
  • 在網站上設計「品牌互動模組」,例如品牌測驗、問答牆、線上諮詢。
  • 活動結束後,將參與者的回饋內容再整理成文章,形成可供 AI 引用的「社群觀點」。
這樣的互動不僅能提升品牌的真實感,也讓網站內容更有深度與多樣性。
重點小結:網站是品牌與受眾連結的起點,不是品牌的終點。

結語:AI 不會毀掉網站,它只會淘汰沒有靈魂的網站
AI 搜尋時代的網站經營,不只是技術調整,而是一場品牌思維的升級。
當別人還在焦慮「AI 會不會取代我們」,你應該思考:「我的品牌,有什麼是 AI 無法複製的?」
有溫度、有故事、有信任、有互動的品牌網站,不僅能被 AI 引用,更能被人記住。